学院概况
学院简介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  >   学院概况
  •   >   学院简介
  • 音乐学院始建于1959年,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,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级音乐人才的摇篮。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数千名优秀的音乐人才,成为各地区音乐创作、表演、教育和音乐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中坚力量。

    学院已形成融教学、学术、创作与艺术实践为一体的办学模式,成为国家级“民族音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”、国家级“特色专业”建设单位、北京市“高精尖学科”建设单位、国家民委重点学科。学院有本科、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,设有作曲、音乐表演(声乐、管弦、民乐、钢琴、少数民族器乐)和音乐学(音乐学理论、音乐教育)等3个本科专业,音乐学硕士学位授权点,少数民族音乐博士学位授权点。

    学院一贯重视师资梯队建设,形成了良好的承传体系,曾有陈振铎、田联韬、金正平、关也维、袁炳昌、宋承宪、金在清、糜若如等知名专家教授指教,培养了杨秀昭、斯仁•那达米德、嘉雍群培、朴长天、格桑曲杰、杨民康、宋祖英、三宝、乌日娜、张朝、夏小汤等杰出人才和学界翘楚。现专职教师82人,其中高级职称38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、“万人计划”人选1名、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1名、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入选者2名、全国“宝钢优秀教师奖”获得者2名、“四个一批人才”获得者2名、“国家民委教学名师”1名。学院教师创作了舞剧音乐《凉山巨变》、琵琶曲《狼牙山五壮士》、舞蹈音乐《送粮路上》、民族歌剧《木雕的传说》、交响乐《西部狂想》、钢琴曲《皮黄》等影响广泛的作品。新世纪以来,学院师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300余人次,音乐作品获奖30余人次。近20年获得的各级教学与科研项目及成果百余项,省部级以上项目与成果40项,如国家级科研项目《中国民间歌曲集成》(西藏卷)获“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、艺术学科国家重点项目编撰成果一等奖”;合唱《滇南山谣三首》《春天来了》分别获第二届、第三届“金钟奖”;歌曲《吉祥三宝》获中宣部第十届“五个一工程”奖;火不思乐曲《高日罕高勒》获文华奖;《蒙古佛教音乐文化的多元性》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。

    学院坚持以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办学宗旨,努力构建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、科研、创作与开发中心,逐步实现完整而科学的特色学科体系。已成熟的特色课程体系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、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表演、中国少数民族器乐演奏等,并结合这些课程创编了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概论》《中国少数民族鼓舞节奏训练教程》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风格视唱作品集》《冬不拉演奏教程》《热瓦甫演奏教程》《四胡教程》《火不思演奏教程》等40余部特色教材。为加强艺术实践教学,学院成立了学生民族乐团、学生管弦乐团、学生合唱团和“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”,通过合奏课、合唱课和各类艺术实践课的教学,加强学生专业合作的演奏演唱能力。学院师生常年活跃于国内外舞台,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使命展演于国家大剧院、中央电视台、北京音乐厅等国内专业舞台,并巡演于世界各地,将民族音乐之魅力绽放于五洲四海,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。

    学院不断强化科研创新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能力,坚持行走于传统科学研究道路的同时,理性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术领域,触摸音乐教育科学发展的未来尖端。在夯实“民族艺术学”高精尖学科、乌兰牧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、“一带一路”民族艺术教育联盟、陆军装甲兵文艺轻骑兵人才培养基地、音乐表演“民族英才班”等关系国家战略、地方需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学术研究的同时,与现代科技行业联手创建“人工智能音乐联合实验室”承担前沿技术相关课题的研发,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的深度融合。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“西藏本教音乐文化研究”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“蒙古语大藏经‘丹珠尔’部诵经仪轨音乐研究”、“中国少数民族风格室内乐创作研究”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“归去来兮”、“山海”、“宋词五首”、“云中虹”、“童话印象”、“追梦”及省部级项目“蒙古宗教与祭祀音乐文化研究”、“雍和宫佛教音乐研究”、“音乐治疗对灾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研究”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,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和音乐作品200多篇(部),并完成国家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”和“双一流”建设中的多项成果。

    作为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,音乐学院正以其鲜明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,与其他学科一道为中央民族大学“双一流”建设努力奋进。(数据更新截至2019年11月)



    关注二维码